中医研究

岐黄速览?|北京已发布40个中医药国际医疗服务包

来源:中医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18日 20:37:32
 

9月12日,燕京萧氏妇科学术体系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燕京萧氏妇科第三代传承人、国医大师肖承悰在会上表示,中医药流派学术体系的建设和传承是一种坚定文化自信的活态建设和传承,要通过加强学术体系建设,发挥燕京萧氏妇科在促进生育力、提高女性生活质量上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妇女身心健康,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贡献。据介绍,燕京萧氏妇科以民国京城四大名医之首的萧龙友为创始人,历经四代活态传承,发展成以中医诊治妇科病为专长、具有独特思想理论体系的学术流派,迄今已120余年历史,近年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成立京城萧氏医馆。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医药频道

仝小林院士发表演讲。

新竣工的生物制药基地。广安门医院图

9月13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糖尿病杂志》发表研究成果《消渴痛痹方VS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单中心、随机、单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发现,消渴痛痹方可显著改善疼痛评分,等效于西药普瑞巴林,安全性良好;在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方面,消渴痛痹方优于普瑞巴林;普瑞巴林组治疗结束后神经传导速度减退,而消渴痛痹方具有潜在的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作用。

9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揭牌。据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于2021年10月9日获中编办批复成立,坐落于江西省赣江新区,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国内设立的首家实体分院,也是中医药行业在京外获批的第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将着力打造中医药健康产品创新研发、中药制剂生产控制及中试生产、药物安全评价、临床前产品功效评价和创新创业孵化转化五大中心,努力探索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思路、新模式,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

9月15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谢黎炜团队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周经纬教授团队,利用多技术平台联合分析结合揭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在本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联合使用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深度学习结合的方法,揭示了抗骨质疏松中药的主要化学结构、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多技术平台联合分析结合的方法,不仅启发了潜在中药活性成分的发现,还为中药治疗其他疾病的机制解释提供了新策略。

9月14日,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业绩披露落下帷幕,449家医药企业已交出成绩单,而中药企业的研发费用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所在。据统计,73家A股中药企业上半年研发费用合计超过40亿元,超七成同比均有增长。天士力、康缘药业、红日药业、片仔癀等9家均超过1亿元,西藏药业、健民集团、佐力药业、葫芦娃等12家同比增长超过50%,紫鑫药业、龙津药业、桂林三金等14家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超过5%。

9月16日,广东省科协公布了2022 年广东省院士工作站(第二批)名单,其中涉及佛山市一家,建设单位为南海企业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进站院士为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仝小林是中医内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他提出了“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构建了“核心病机-分类-分期-分证”的中医诊疗新体系。此次合作,仝小林团队将为一方制药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进行科技人员培训,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实际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也将在南海区内开发转化。

9月16日,广州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2022年广州市科普工作优秀单位、优秀科普工作者和优秀科技志愿者学习宣传活动遴选结果》的公告,其中,“全球最长寿药厂”陈李济获评“2022年广州市科普工作优秀单位”。陈李济创立于公元1600年,至今已有422年历史,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最长寿药厂”、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陈李济中药文化”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为实现非遗技艺活化,陈李济因地制宜开展陈李济非遗体验课,现已有“陈李济手搓大蜜丸”、“陈李济陈皮药花香囊”、“陈李济柑普茶道”、“陈李济陈皮开柑”、“陈李济药用植物压花”等体验课。

9月16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杨永平、纪冬、陈艳团队在国际肝脏病学领域顶级期刊《肝病学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成果,揭示恩替卡韦(ETV)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BRC)可降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癌风险,为中西医结合策略降低肝癌发生率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该项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及后续开放队列研究,明确ETV和BRC中西医结合“双抗”治疗有效性高,这也是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经过长期治疗可逆转的又一强有力的证据。